为强化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意识,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7月8日,应县教体局邀请,洱源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艳娟走进高平中学,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提升研修班学员作《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题讲座。

直面现状,敲响未成年人犯罪警钟
讲座伊始,通过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的详实数据为老师们呈现了当前涉未成年人犯罪的严峻现状。近年来,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犯罪案件类型相对集中,侵财型犯罪、性侵害犯罪较为突出。这些数据就像一记记警钟,提醒要高度重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切实履行好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剖析特点,把握未成年人犯罪规律
随后,深入剖析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类型集中、团伙犯罪居多、动机简单且不计后果、文化程度偏低等特点,一些未成年人过早接触社会不良因素,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诱惑,结伙实施犯罪。同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呈现出集中化、受害群体低龄化、加害主体熟人化、犯罪手段隐蔽化、家庭监护功能缺失等。涉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
重点提醒,为教师指明方向
针对以上现状和特点,向老师们提出一要防范校园欺凌,建立分级干预机制;二要加强性教育与性侵害防范;三要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及时干预侵害行为;四要及时发现和报告学生的异常情况的建议,并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心理疏导、行为规范引导,筑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校园防线。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讲座,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今后履职中要重点加强的工作。此次讲座是县人民检察院与县教体局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增强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